話說,如今中國人的餐桌上,無論是中秋家宴,還是春節(jié)聚會,酒一定是少不了的。從前是白酒啤酒居多,如今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餐桌上一定要來一瓶葡萄酒,顯一顯主人的“檔次”。
倘若仔細留意一番各家桌上的葡萄酒,會發(fā)現(xiàn),法國葡萄酒占了大多數(shù)。即便沒有接觸過葡萄酒的老一輩,也懂得念叨一句“法國葡萄酒質(zhì)量好”。
其實也難怪,畢竟法國在葡萄酒屆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謙虛點說是名列世界前茅,但人家要說自己是世界NO.1,也是有那個資本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法國酒為什么這么“牛”?要說釀酒歷史吧,格魯吉亞開口,其他產(chǎn)國都得一邊兒站去,要說產(chǎn)量吧,意大利在這呢,法國也得往后稍稍。
咱今天就來講講法國酒的前世今生。
其實論葡萄酒的釀造時間,法國不算早,跟格魯吉亞動輒五六千年的歷史比起來,法國要晚的多了,差不多在公元前425年才開始生產(chǎn)酒。
為什么法國突然開始釀起酒來了呢?這要從葡萄酒的功能開始說起。法國人當時喝葡萄酒不單單只是為了取樂,他們喜歡在葡萄酒中加點“料”,比如草藥啊,樹脂啊,作用很簡單,消毒殺菌治病。
因為當時歐洲人民可憐啊,最基本的飲水一直是一個大問題,沒有干凈的水喝。跑個題,話說咱們中國祖?zhèn)鞯暮葻崴伟俨∈怯械览淼?,燒熱能除掉水里不少的細菌。如今你去到歐洲這些國家,倘若問他們要一杯單純的熱水,人家是理解不了的,因為他們沒有喝熱水的習慣。
古代的時候,歐洲人壓根不懂什么細菌病原體之類,水都直接喝,喝到不干凈的水,輕則拉肚子,重則直接掛掉。但你不喝會渴啊,這時候法國的上層階級接觸到了葡萄酒,雖然這玩意兒喝多了會醉,但是不拉肚子。而且比以前喝的東西味道好多了啊!
哎嘿,可真是個好玩意兒啊!于是乎,法國地中海沿岸的那幫高盧人就開始用葡萄酒代替本土飲料,喝葡萄酒的習慣就慢慢開始在法國流傳了開來。
再后來,法國人把葡萄酒玩出了更多花樣,舉行宗教儀式的時候也要來一點。他們覺得喝了葡萄酒,思路開闊了,思維改變了,跟神明咱也說得上話了。
不過,那時候,葡萄酒可不是每個人都喝得起的。當時的一瓶葡萄酒,就相當于如今全球限量版的愛X仕鉑金包,普通上班族估計得攥個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買得起一個。因此,基本上只有貴族或者統(tǒng)治階級才能喝,喝葡萄酒在當時的法國是一件倍兒有排面的事。
那為什么這么貴呢,因為這些葡萄酒都是進口的,主要來自于意大利。話說這意大利生產(chǎn)葡萄酒比法國要早一些,釀酒的主要是那幫師從腓尼基人(Phoenician)的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Etruscan)。
腓尼基人生活在現(xiàn)在的黎巴嫩,可能有人會說,你騙我!黎巴嫩大部分人都信伊斯蘭教的,怎么喝酒!各位看官老爺莫激動,要知道,在黎巴嫩的腓尼基人釀酒歷史可久遠了,在伊斯蘭教還沒出現(xiàn)時,那會兒他們就流行發(fā)酵葡萄。他們會釀酒后,把釀酒技術(shù)教給了其他好學的人。
意大利的伊特魯里亞人跟腓尼基人學了釀酒手藝之后,就開始把釀好的酒連同用青銅制作的酒具和其他葡萄酒周邊一并賣給了法國南部的人。
怎么賣過去?自然是海運了,所以這個時期的海底沉船要是被打撈出來,上面鐵定堆滿了各種酒具和葡萄酒,都是給那些喜歡喝酒的高盧人準備滴。
有點扯遠了......咱們繼續(xù)說回法國。這意大利釀的酒在當時的法國精英階層中備受歡迎,漸漸的需求越來越大,法國人眼睜睜的看著大把大把的銀子給了別國,心想這總是進口也不是回事啊。
一拍腦袋,咱自己種自己釀不就得了!說干咱就干,法國人就開始種起了葡萄,請教了意大利的伊特魯里亞人,跟他們學習種植技術(shù)。
種的什么呢?法國人向來講究詩意浪漫,種葡萄也要種點有品位的,他們覺得白葡萄夠精致,夠有l(wèi)evel,所以當時種的大部分都是白葡萄品種,釀出來的酒味道跟現(xiàn)在差不多。
從南部開始,接著沿著羅納河向上游,法國的葡萄酒工業(yè)不斷擴張。提到法國葡萄酒的發(fā)展,有一類人群功不可沒,那就是“出家人”,其實就是修士和僧侶。人家的修士、僧侶跟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出家人可不同,他們是可以喝酒的。而且還很會釀酒,基本上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好酒。
比如“香檳之父”唐培里儂,就是一位修士。17世紀,唐培里儂把多種白葡萄酒混合放在大瓶里,加上糖和酵母,再進行密封保存,次年取出時,輕輕晃動,酒塞“砰”的一聲飛了出去,世界上第一瓶香檳就這樣誕生了。
再比如,鼎鼎有名的教皇新堡產(chǎn)區(qū),是當時法國的一位教皇所在的宮殿,這位教皇在周圍栽種葡萄釀酒,成就了如今這個傳奇產(chǎn)區(qū)。
在之后的時間里,法國的僧侶和修士們不斷改進和完善法國的釀酒技藝,法國葡萄酒慢慢發(fā)展的越來越牛,出現(xiàn)了五大列級名莊,羅曼尼康帝等世界頂級名莊,在葡萄酒的歷史上繪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